周常青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31 10:1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3月27日,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常青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邹立群等参加调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范良参加座谈。
在梁溪区“海豚之家”未成年人心理援助中心,周常青重点了解专职心理咨询师和社工的力量配置,开展帮教矫治、家庭指导等服务支持的频次,指出职能部门要加强协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多方位、融合式、社会化开展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和帮教矫治等工作,教育罪错未成年人。
在市公安局监管支队,周常青指出要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加强与社会组织联动,更好开展行为矫治、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生活保障等工作。
在蠡园中学(滨湖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周常青指出要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多维度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提升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精准性实用性。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周常青与市教育局负责同志,以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单位教师代表面对面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周常青指出,一要创新青少年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社会环境、家庭结构、互联网络、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发展变化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认真分析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从青少年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等,不断丰富思想教育内容。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评价,推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质量水平,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二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德育摆在首要位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价值观、劳动观、审美观、家庭观、责任观教育。创新德育教育方法,通过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结合青少年常见常用的法律知识,通过以案说法等多种方式,提高法治教育成效。优化德育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多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三要加强家校社教育联动。坚持“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学校与属地各级综治中心对接联系,及时发现、反馈涉及未成年人的风险隐患,协同开展综合治理。发挥家长第一责任人作用,积极开展家长课堂,教育引导家长科学有效帮助解决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集聚村(社区)专职网格员、专业团体、群团组织等各类资源,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对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监护人,加强家庭教育督促和指导,督促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责任。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法治教育,汇聚多方合力,努力守好守牢未成年人保护的“主阵地”。着力“筑根本”,细致做好育德润心工作。通过大思政课、品格提升工程等载体,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突出“知敬畏”,深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抓好课堂主阵地,加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打造“开学法治第一课”“普法E课堂”等品牌,完善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多举措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建设“共同体”,不断凝聚协同育人合力。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构建市区校三级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教联体”建设,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创新实施“助人自助”项目,凝聚校家社合力,持续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下阶段,教育系统将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进一步固根基、防风险、促提升,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