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开放大学:发挥学分银行优势 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校荣获江苏省学分银行建设先进集体
发布时间:2025-03-24 17:0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学分银行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有力抓手,学分银行能够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依托学分银行,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是《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中“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的项目之一。
近年来,无锡开放大学作为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首批合作联盟机构、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学校高度重视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在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指导下,将学分银行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成立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各项工作。
一、成立组织结构,推进工作走深走实
无锡开放大学发挥构建无锡终身教育体系的带头作用,理顺工作机制,完善体制保障,为学分银行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学分银行具体工作分别由两组完成,一组为学分存储与管理组,由无锡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建立管理账号,负责将学习成果集中存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另一组为学分认定与转换组,负责学分认定、转换等工作,由本校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为规范管理运行,完善组织结构,明确学分银行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依托于江苏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和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校成立了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并明确学分银行管理流程和具体分工。
二、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资源共享配置
学校依照《关于印发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习成果学分认定和转换暂行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习成果转换规则制定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积极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同时还积极寻求与其他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的合作,牵头成立了无锡市终身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包括高校、行业协会、学会等。通过联盟内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不仅实现了学分互认与转换的目标,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在锡高校、职业学校普遍制定学分银行管理办法与转换规则,涵盖学生论文发表、学科竞赛、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内容,保证学生进行自助式学分置换,印发了《学分银行实施办法(试行)》。
三、夯实管理队伍,保障各项工作落实
无锡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队伍在团结协作、清正廉洁以及近两年无违法违纪现象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良好,为推动学分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学校能组织教师队伍扎实推进学分银行理论、价值意见、运行机制及运行成效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先后发表《职业院校校内学分银行建设探究》《打造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对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实践学分转换机制探索》《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无锡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与实践》等论文和课题研究。
四、加强应用推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无锡开放大学构建融通机制,建设特色学院,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形成了“一横两纵三通四区五院”全周期协同育人模式,为无锡市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不断发挥新型高校优势,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残联等部委办局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双拥”学院、辅警学院、残疾人教育学院、康养学院等,为无锡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社会教育服务。
学校注重社区教育成果的认定与转换工作,将社区教育建设培训成果纳入学分银行认证范围。这些举措不仅激发了社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还促进了社区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2024年11月,长三角地区学分银行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论坛暨学习型乡村建设研讨会在无锡召开,充分展示了学分银行在推动学习型乡村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
下一阶段,无锡开放大学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加大学分银行工作推进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将破解难题、打破壁垒,探索“三教”之间的学习成果转换实现机制与路径,实现学分认定、积累、转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一定量的累积,总结经验形成制度成果,引导学习者、教育机构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学分银行的建设和应用,努力推动无锡学习型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