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良师”大学堂活动解密AI赋能课程教学
发布时间:2025-03-21 16:37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重构教育生态,无锡教育率先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命题。
3月18日,“我为良师”大学堂活动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主题,邀请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全市教师共探技术赋能下的育人新范式,发起人工智能系列研训的总动员。
黎加厚教授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的“人工智能是教育系统的‘金钥匙’”为开篇,聚焦DeepSeek模型在教学场景中的实践应用,围绕“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智能体创建和使用”等话题,指明了教师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推动教学革新的方向路径。
黎加厚教授创造性地提出“深度求索学习”这一全新学习范式,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其概念内涵、主要特点和六大学习步骤,通过“任务目标”“原始思考”“思维对比”“深度求索”“迁移验证”“评价反思”构建螺旋上升的认知生态,引导学生将主动探索、深度推理、知识迁移与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机融合,培养高阶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黎加厚教授现场指导参训教师创建专属的“教育智能体”,帮助老师们打通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的“最后一公里”。从专用平台介绍到教学场景选择,从指令语言输入到专属功能调试,黎加厚教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一步一步示范操作流程,引领老师们运用“教育智能体”把教育理论转化成教学实践,辅助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黎加厚教授特别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一个正确的纲领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落实”,呼唤老师们立即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
在现场互动环节,老师们就“学校是否有必要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人工智能如何助推教育公平发展”“如何利用新技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等发起提问。黎加厚教授回应指出:“当下各校应聚焦如何‘用得好’现有的技术工具,学习其思维过程,回归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跃升。”
本次活动由无锡市教育局主办,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承办。来自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经开等板块以及各直属院校、市属民办学校分管教师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近400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现场学习。江阴、宜兴分会场通过云端连线同步接入,实现了市域教育智慧资源的实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步学习。
此次“我为良师”大学堂活动既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又是顺应人才培养需求,也是无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诺的生动诠释。作为无锡市深化“我为良师”全员行动的关键举措,我市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前沿领域,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双轮驱动,重构育人生态的“创新路径”,成为锻造无锡良师成长的“时代引擎”,奋力书写无锡教育腾飞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