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江南中学:追寻烽火岁月里的英雄足迹
发布时间:2025-05-02 11:13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新年的礼花照亮了岁月的芳华,蛇年春晚顶流节目《无锡景·家国情》中,江南中学校友、抗美援朝老战士许智华光荣登场。勋章背后藏着怎样的烽火青春?青涩少年如何成长为卫国英雄?当惊艳的演出落下帷幕,江南中学党、团、队员们又来到许老家中,在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上追寻烽火岁月里的英雄足迹。
启程·触摸历史的温度
正式启程前,青年党团员教师带领少先队员们回顾了许老的英雄事迹。观看春晚回放时,眼尖的队员按下暂停键:“快看!许爷爷挂在胸前的6枚勋章!”
“原来英雄离我们这么近!”看到1949年8月许智华入伍后在南京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有少先队员不禁感叹。留下这张照片的仅仅一个月前,许智华还是无锡市江南中学的一名学生。
“许爷爷,您用青春守护的万家灯火,在无锡的夜空绽放了。”队员们将澎湃的心潮化入笔尖,在明信片上写下想对许老说的话。有人郑重提出问题,想知道70年前是什么支撑着许爷爷在朝鲜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有人勾描纪念章纹样,在一旁郑重写下“和平万岁”,表达对许老的真诚敬意。
对话·解码勋章的光芒
走进许智华家中,红领巾与勋章的相遇正式开篇。许老边展示自己珍藏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和一系列老照片,边向大家强调:“这些纪念章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我的每一位战友,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每一位战士。”
青年教师和少先队员们围坐在许老身边,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语文课上,老师曾带领大家透过文字认识了“最可爱的人”;历史课上,老师曾细细解析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的战略意义;团课上,老师结合纪念章上的麦穗、齿轮等元素,讲述了设计背后的家国情怀。此时此刻,历史照进现实,少先队员用“牺牲”、“团结”、“传承”等关键词记录感悟,让勋章成为看得见的精神路标。
传承·书写未来的誓言
临别之际,许老对后辈们殷殷寄语:“作为一个老兵,我并没有寄希望于在参军的几年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而只是扎扎实实地、脚踏实地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我的心得就是做一颗军队大机器上的小小螺丝钉。战场教会我,胜利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也需要你们脚踏实地的奋斗。新时代的‘战场’在实验室、在法庭、在每一个平凡岗位,愿你们做敢闯‘上甘岭’的江南新叶!”
分别之后,许老依然挂念着可爱的孩子们,他将满腔深情写进一封致全校 “红领巾” 的书信,那些与孩子们相处的珍贵瞬间,化作字句间溢满的幸福与感动,谆谆嘱托里更藏着一位长者对祖国未来的深情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