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4-01-05 10:16 来源: 无锡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 信息索引号
- 014006470/2024-00030
- 发文日期
- 2023-12-20
- 公开日期
- 2024-01-05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教育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主题
- 科技、教育--教育
- 体裁
- 通知
- 关键词
- 学校,意见,通知
- 文件下载
- 内容概述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意见的通知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现将我室对你校的综合督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你校接到督导意见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并根据综合督导意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抓紧制定整改计划,扎实开展整改落实,在一个月内向我室报送整改计划,一年内向我室报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附件: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意见
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3年12月20日
附件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意见
根据《无锡市普通高中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方案》(锡教督﹝2019﹞9 号),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组于2023年12月4至6日,对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督导。专家组听取了刘丽平书记所作的题为《原新时代育人之道,办高品质特色高中》的工作汇报,实地察看了校园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观摩了升旗仪式、教师论坛、融合教研活动、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等教育教学活动,随机听课15节,个别访谈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代表共计27人次,剖析学科组、备课组11个,并对298位学生和118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查了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和作业批改情况,查阅了相关资料,较全面地了解了学校的发展现状。
专家组一致认为: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自上一轮综合督导以来,遵循并发展“循本探源,唯真求实”的“原道”精神,践行“养正教育”办学理念,以创建形神俱备的高品质特色高中为办学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主动发展,积极作为,努力办好“为学生服务、对社会负责、让家长放心”的教育,初步形成了“生态科技”的办学特色及相关办学模式。六年中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百强学校、全国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无锡市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项目学校等荣誉,学校美誉度稳步提升。专家组经过认真研究,围绕成绩、问题和建议,形成如下督导意见。
一、近几年发展的主要成绩
(一)党政同频,致力守正创新的高效管理
学校作为市属第一批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单位,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委书记与校长、副校长合理分工,构建了“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教师育人、民主管理”四位一体治理格局,创新管理模式,营造宽严相济的管理氛围。大力弘扬“原道”文化,循本探源、守正创新,以先进办学思想和正确价值追求,构建学校治理体系和课程载体,强化管理和保障,确立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的办学定位与方向;修章立制,规范办学,通过修订《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学校章程》《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规章制度》,完善制度,发挥多元共治、民主参与的管理效能。扎实推进德育常规管理,通过编制《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正气”学生手册》,丰富“明其道、养其德、正其身、见其行”的内涵品质。注重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年级部+学科组”双轮驱动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完善《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教学常规制度及考核办法》,明确教学各环节的规范要求,加强过程管理和日常监督。全过程涵养师德,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机制,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为学校进一步提升储备了人才,同时也为无锡教育发展输送了多名优秀干部。高效的管理手段有效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运行顺畅,为学校顶层设计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科学路径,形成了具有市北特色的运行机制。
(二)立德树人,涵养“三全育人”的德育实践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养正”作为学校德育的精神统领,加强德育体系建设,努力追求“培养‘笃正自强、大任担当’原道青年”的育人目标。通过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德育课程建设、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丰富校园活动、加强自主管理,将“正形”“正行”“正心”“正气”“正省”渗透融入德育工作全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依托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提供包括理想信念、学业发展、生涯规划、高中生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指导。通过健全机制、优化课程、丰富实践、多元评价等举措不断促进高质量人才涵育,较好地落实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三全育人”扎实推进,德育工作呈现出较好的生机活力,成效明显。
(三)创新课程,丰富特色高中的建设载体
学校秉持“养正教育”的办学理念,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促进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并以“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为抓手,规划“减灾馆课程”,逐步探索建构学科融合型、独立设置型、基地探究型课程形态。课程从地理学科出发,继而上升为生命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追寻,拓展了学科形态,打开了课程格局,建构了课程价值,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通过五年多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科技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减灾教育、体育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群,育人成果逐步彰显。在课程实施方面,积极探索“教学真实、训练扎实、收获厚实”的“三实”教学课堂模式,将教、学、评有机融合,在结构化教学中助力学生思维进阶。将“高质量、高效率地上好每一堂课”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落实到每天的教学工作中,开展“课堂观察”活动,通过扎实的听评课活动,实现从“教学研讨”到“教学研究”的转型,科研兴校已逐步成为全校共识。近三年中,学校成功申报了11项省市级课题。
(四)项目支撑,打造丰富多元的办学特色
学校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丰富多元的办学特色,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充分挖掘科技教育资源,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无锡市体校开展校际合作,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实现体教双赢。作为无锡市首批国际交流示范学校,长年与多国友好学校开展师生交流互动,尤其是与丹麦拜瑟克伦市布鲁普加德高中交流活动保持了16年,两校从课程架构、活动组织、内涵延展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丰富了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宽视野的人才拓宽了道路。近年来,学校通过整合“生态”教育与原有科技教育资源、经验与成果,积极实践探索“生态科技”教育特色发展路径,力图在课程规划与开发、课堂教学变革、校本作业设计、特色学科基地、特色项目基地、特色辐射与影响力、发展机制保障等方面形成可供借鉴的经验,为学校特色化、高品质特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江苏省高品质特色高中申报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品牌效应逐渐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正在形成。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设施亟需优化。“原道”文化元素已植根于每个市北人的心中,但“原道”文化因子在校园整体中的显性标志偏少,校园整体的文化建设还缺乏历史的厚重感与课程的融合性。学校异地搬迁至今已有17年,许多建筑设施也进入了维修期,校园内部分设施目前已显陈旧,虽经修补,但仍有部分疏漏。另外,学校图书馆藏书中旧书较多,部分已失去使用价值,近两年新增图书数量偏少。作为体教融合特色学校,学校体育器材数量偏少,且破旧损象比较严重。实验室仪器尚未建卡存橱,实验仪器管理方式比较传统,未使用资产管理系统,改造后的数字化实验室布局存在缺陷。音乐和美术器材数量尚未达省一类标准,且随着班级数量和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专用教室数量不足;音乐、美术教室、体育馆同时使用时相互干扰较大。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以及校园内的环境文化布置也有提升空间。
(二)骨干教师尚显不足。近年来,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和生源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学校教师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比例虽然整体上逐年提高,但高层次名特优教师人数偏少,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不平衡,许多学科还缺少领军人才,部分学科青年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未能形成梯队。市学科带头人学科占比不足60%。学术领军人物虽有李树民老师等高峰,但总体厚度不够、梯度不足,科研高度与宽厚底座间存在落差。近三年教师在省及以上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比赛中获奖比例未能达到20%。教师论文发表参与面不够,数量与质量都有待于提高。由于编制控制等原因,学校专任教师人员偏紧,年龄结构也不够合理,部分学科出现了年龄断层,师资储备面临较大压力。
(三)内涵提升尚有空间。学校减灾课程已占有制高点,单项特色也丰富多彩,但由单项学科拓展到全域课程,需要内力的加持,尤其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思辨的广度与实证的深度还不够,学科主题的选择不够聚焦,主题式的理论学习还不足,用前沿的学术理论来指导学科实践的意识还不强。课堂教学形态相对比较传统,高效课堂范式还未真正形成。学生调查问卷统计表明,学生学业负担偏重。
三、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抓住契机,完善设施,使学校文化标识亮起来。学校要紧扣“原道”元素,积极营造文化氛围,通过文化浸润使每一个市北师生触摸先贤思想,知晓文化渊源,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学校特色发展打上历史文化烙印。同时也要继续争取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以九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设计和迭代升级,使“原道”元素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合于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中,真正办一所有特色的高品质高中。另外,也要及时修补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让师生享受质优品高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教育风景线经迁易而永固,历春秋而长兴。
(二)依托书院,梯度培养,使品质教师团队厚起来。学校要依托“原道教师书院”,进一步统摄价值取向,规划远景目标,明确机制体制,量化核验标准,督促不同类别的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创设更多的展示平台,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打造。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方式,和谐活跃教科研正向氛围,大面积催生教育教学成果,提升每个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尽快形成数量稳定、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让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学校发展骨干力量。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支持,根据学校特色以及教师年龄结构现状,增加教师编制,帮助解决新高考形势下的师资结构等问题。
(三)理念落地,素质提升,使特色课程体系强起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努力推动课程内容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为凸显学校整体特色提供有效合力,使特色名副其实。要基于学科本身,围绕“大概念”“大单元”“大主题”等核心,加强课程整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进行有效统整,努力建构、全力打造生态科技课程体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通过课程的力量、校本的力量,提升课堂的质量。通过有效的校本共同体研修,形成“教学评”一体的课堂形态与范式,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真正落地与学生核心素质的切实提升。
本次综合督导结果:优秀
本次综合督导专家: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原主任孟晓东、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原副校长沈志斌、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原副校长孙德志、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龚雷雨、惠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吴宝莹、锡山区教育督导科原科长郭昭、江阴市山观中学副校长杨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