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教育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时间:2023-03-24 16:39    来源: 无锡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6470/2023-00020
发文日期
2023-03-24
公开日期
2023-03-24
文件编号
锡教工委发〔2023〕26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教育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科技、教育--教育
体裁
通知
关键词
学校,学生,通知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市委教育工委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各市(县)区教育局,各直属院校、事业单位,市属各民办学校,各大中专院校,机关各处室:

  现将《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

  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无锡市教育局

2023年3月24日

  附件

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践行“四敢”担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悟思想伟力,筑牢政治忠诚,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问题解决,展现教育担当。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大 展现教育新担当”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聚力实施“双百项目”攻坚行动,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好工作落实,突出发挥党员干部、骨干教师作用,争当先锋,争做示范。健全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召开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年行动纲要(2023—2025年)》和系列配套文件,提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精气神。认真履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凝聚教育发展合力,协调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推进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组织开展网上专题培训班,指导各地做好中小学校书记校长配备工作。扎实开展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政治领航”“支部筑垒”“先锋担当”等十项行动,深入开展“书记项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县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领导干部专题读书调研活动,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研究阐释。加强课堂、讲坛、媒体、社团等阵地建设管理,发挥在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落实。实施教育新闻宣传“1+1”提升工程,深化教育媒体融合,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政策宣传、成效宣传和典型宣传,讲好无锡教育故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双百项目”攻坚行动,以担当作为为核心,改进完善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打造名师名校长统筹贯通培养机制,启动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薪火”计划,加快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数量充足、结构优良、充满活力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制度,以“三转”切实改进作风,真正做到“机关围绕基层转,基层围绕一线转,一切围绕发展转”。聚焦招生录取、教育收费、师德师风等重点领域,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常态化提醒和警示教育,开展专项督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精心组织“5·10”思廉月活动,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教育新风正气。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坚持“同心育人”,深入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广泛动员校友、乡贤力量,画好育人“同心圆”。深化党建带工建,以教学竞赛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深化党建带团建,开展共青团“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党建带妇建,打造“从心向美 精彩人生”女教师心理课程项目和“师·悦”活动品牌。深化党建带关建,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育人工作机制。完善大思政育人机制,横向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机制,纵向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行动,以全员育人凝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整体合力,以全过程育人加强环节管理和全程跟进,以全方位育人发挥文化、管理、活动、服务等的育人功能,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新格局。坚持德育创新发展。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擦亮“积极德育”品牌,持续实施品格提升“扩面创优”工程,强化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促进德育工作创新发展。提升体育美育质量水平。深入实施学校体育特色提升和学生美育素养培育工程“双百”行动,落实两个《实施意见》各项任务,重点建设市级中小学校体育特色(体教融合)项目、中小学生艺术团(中心)项目100个,遴选市级课后服务体育活动基地、美育体验基地100个。深化体教融合,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具有时代特性、地方特色、学校特点的体育赛事活动,实行学校体育赛事“201010”制度,每年至少举办市级20项、市(县)区级10项、学校10项体育竞赛。严格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优化课外活动制度安排,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实现“班班有比赛、校校有特色,天天有运动、月月有活动、人人有项目”。实施“美育+”行动,强化学科融合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开展高雅艺术、非遗文化和少儿文艺精品进校园活动,以文育美,文美融合。优化美育比赛活动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机制,实现“班班有合唱团、校校有艺术团,一人一特长、一校一特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学校必须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施学生体质培育责任制,加强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突出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心向阳光”行动,确保配齐配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构建教育教学、咨询服务、综合保障、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推进“联合家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高质量数字资源,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加大医教融合,加强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业合作,开展免费咨询、辅导、转介导引等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坚决守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持续加强劳动教育。优化提升劳动教育常态化水平,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齐开足劳动课程,加强环境育人、体验育人,创新劳动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三、提升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积极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加大省市优质幼儿园创建力度,进一步提高省市优质园覆盖率。依托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优化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幼儿园课程建设,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研究并形成推广经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全市优质均衡监测达标比例,确保继续在全省领先。推进全国、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推进第三批“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开展项目学校交流展示活动。深化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及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保障,优化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应收尽收。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扎实推进“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做好项目推进、展示与总结,高水平迎接教育部评估验收。持续推进高品质高中建设,实施科学精细管理,深化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推行增值评价,推动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让每所学校都有出彩的机会。紧抓教学质量,实施“四不两直”高中教学视导,分层分类,精准剖析学情,赋能教育教学。推进特殊教育创新融合发展。实施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研制特殊教育高中招生制度,组织开展无锡市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办好市第六届听障学生运动会和第九届特奥会,接受省对市特殊教育发展工程视导,高品质建好市级盲聋学校。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瞄准国家发展战略,着眼科技自立自强,以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五科奥赛为抓手,主动对接“强基计划”“中学生英才计划”,构建无锡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模式。着力深化中小学工程教育,推进课程体系、师资保障、环境建设等创新实践,大力推进“双高”协作,构建各学段衔接有序、一体推进的新格局;强化中小学科学家精神培育,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深化科技竞赛活动,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提升教育内涵品质。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强化科研支撑,坚持文理兼修,实现品质治校。积极做好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和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持续做好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人防、垃圾分类等专题教育。

  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规模发展。加强高等教育规划引领。强化高等教育科技、人才、创新交汇点作用,科学编制《无锡市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一校一案”推动在锡高校办出特色。深化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参与部省共建江南大学,支持江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江阴、宜兴校区;推动市校共建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合作协议落地,结合无锡产业布局规划无锡校区学科及专业设置,重点推进建设集成电路学院;支持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建设江苏高校优势学科;落实厅市进一步支持无锡太湖学院创新发展协议,支持太湖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快高校资源建设。加强无锡学院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骨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区三期工程,全面打造优质办学品牌;支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创建无锡职业技术大学;支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研习基地;开展组建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无锡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前期调研。提升高校服务地方能力。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扬帆计划”,引导在锡高校对接“465”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办好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装备制造等特色专业,组建重点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一批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和示范产业学院。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提高科技成果在锡转化率。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举办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活动,提高毕业生在锡就业率,对指导毕业生在锡就业成效突出的高校给予奖励。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

  五、推动职教社教提质培优发展。强化统筹引领发展。实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五项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两融合、双拓展”发展,推动省市共建无锡产教城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职业教育现代化示范城市。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一校一策”深化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大力实施“双教”提能工程,促进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水平双提升,培育3所左右省优秀中职学校,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围绕“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布专业结构调整指南和专业设置引导目录,鼓励职业学校增设家政、养老、托育、涉农等紧缺专业,建成15个左右省优质中职专业。加快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化变革,全面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完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引导企业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学徒岗位,积极鼓励校企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支持办好“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学院”“陶都紫砂学院”等重点产业学院,培育一批骨干职教集团和产业学院示范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攀登计划”,培育一批市级高水平专业、职教名师工坊、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示范中心、学生“技能雏鹰”。更高水平衔接“职教高考”制度,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学比例。深化“1+X”证书制度试点,办好技能大赛、双创大赛、文明风采活动等品牌赛事。提高社会教育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全市终身教育学习网络,大力发展“互联网+终身教育”,打造“一区一品”社区教育特色文化和终身教育品牌,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书香校园”,组织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太湖读书月”系列活动。

  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加大学位供给保障力度。规范市区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备案流程,加强学区设置管理,提高群众满意度。完善市、区两级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高中投入管理机制,健全中职拓展提质机制,加强学校建设土地供给,落实校园建设和管理运行投入主体,加大学位供给考核力度,加快初、高中学校和新城地区小学建设,督促各市(县)区政府按期完成《无锡市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年度建设任务,年内开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缓解教育资源供给压力。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双优”品牌工程,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学科),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强化优质教师资源供给。实施新时代强师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开展“我为良师”全员行动、“教育优才”引进计划、“教育双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加强教师资源统筹管理,创新教师编制核定,加强教师配备补充,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办法,促进师资力量均衡配置。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升级“太湖教育人才计划”,设立并运行无锡教育发展基金,创新设置“引才编”,加大招引成熟型教师考核力度,大力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加快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锡教名家”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四有”好教师团队、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等为抓手,强化教育人才全周期培养,实施“种子工程”“青苗工程”“拔节工程”“孕穗工程”“金穗工程”,形成阶梯式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研究制定教师工作量指导意见,加大绩效考核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教师、教研、研训人员进退流转机制,推动干有压力、干有动力;探索中小学教师弹性离校制度,严控社会事务进校园,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实施关爱教师十项行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七、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教育法规制度体系。做好《无锡市教育督导条例》修订和《无锡市职业教育条例》制定工作,推进行政执法机制建设,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惠民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分类设计、分步推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学校切实转变育人方式,深入抓好素质教育,坚决克服轻素质、唯分数等片面行为。聚焦“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和课后大阵地建设,实施课后服务“一校一案”,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内容,通过“内培外引”提升专业水平,打造一批课后服务亮点示范校,推动课后服务从“量的覆盖”走向“质的覆盖”。加大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力度,强化部门协同配合,推进“数字赋能、一网统管”,畅通线上“一键举报”渠道,提升监管质效,切实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规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各类民办学校综合管理,实施积分制管理与年度检查综合考核,综合考核结果与年度检查结论、招生计划下达、专项资金奖补等直接挂钩;启动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强基、攻坚、提升”三年行动(2023—2025年),聚焦治校办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校一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促进民办学校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学前教育服务区划分,优化公办小学划片入学、公办初中对口直升政策,做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规范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招生行为,科学核定中招计划,优化自主招生和分配生政策,规范做好民办高中招生工作,严禁无计划招生、提前掐尖招生,坚决杜绝跨区域违规招生。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招生行为。

  八、强化教育数字化赋能。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建设新型教育专网,打造融合、开放、共享的“无锡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并启动实施教育数字化“一中心、五平台”。建设教育大数据中心,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汇聚数据,实现数据的综合治理。推进教育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智慧教学、社会服务五大核心平台建设,着力拓展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以信息技术赋能教、学、考、管、评各环节,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打造“锡学通——入学服务”“锡学通——阳光资助”等数字生活场景,实现教育政务服务与管理“一网通办、一屏统管、一键举报”。强化数字平台应用。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试点,创新平台应用机制,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市、市(县)区、校、班四级贯通联动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网上巡课、云上评课,提升教学治理水平。实施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开展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提高教育管理者数字化领导力、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支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九、扩大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深化国际双向交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体系,开阔眼界格局,讲好教育故事。持续推动华文教育基地校建设,启动与相关友城的教育合作交流,开展无锡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评估和展示交流。鼓励职业学校引进优质资源,提高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率。支持在锡高校和职业学校根据国家和城市发展需要,在新兴学科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提升涉外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境外无锡籍优秀学子信息库,加大外籍教师聘用监管,提高在锡外籍、港澳台人员随行子女教育融入度,支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错位发展,不断提升我市涉外教育服务水平和形象。强化区域合作交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双湾”融合战略,牵头组建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联盟。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南北教育帮扶工作,让无锡教育在国际、国内互联互动中闪亮品牌。

  十、营造改革发展良好生态。持续强化教育督导评价工作。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对市(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化对各级各类学校综合督导,围绕“双减”、学生体质、校园安全、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等开展“四不两直”专项督导,推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常态化。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加强管理考核,进一步发挥责任督学“啄木鸟”功能。探索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推动督导真正“长牙齿”。扎实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多措并举推进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工作,全面落实“乙类乙管”防控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大家谈“百人千校万课”网络展评活动,举办学校卫生工作知识技能竞赛,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养。切实加强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深化校园治安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校园安保措施,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校园周边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智慧技防校园建设全覆盖,在寄宿制学校、幼儿园推广使用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统筹抓好学校用电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车与交通安全、燃气使用安全等专项整治,健全防范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长效机制,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微信公众号

微信

微博

微博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